杨振宁先生之死,亦称智慧:一、三圆满二归零
2025-11-05 08:28:0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杨振宁先生之死,亦称智慧:一、三圆满二归零   黎 鸣

杨振宁先生一生都很幸运,更充满了智慧,甚至包括他的临死,也依然充满智慧。按照中国人中医中药的技能,根据杨振宁先生临死时的状态,想要让他继续活下去数天,数月,甚至数年,也仍是有可能的事情;例如巴金先生的活到百岁,即是在插管的病床上度过的。然而显然,据潘建伟先生所言,直到十月十八日上午十点钟,他还曾与杨先生正常地通话,先生根本就不像是马上将死之人,何以下午就有了先生逝世的消息?所以他才会坚持怀疑,“逝世的消息根本就是假信息”。又据说,杨振宁先生自己已拒绝插管,这就很清楚了;这等于说,杨先生自己就已经决定不需抢救,而愿意自然地去世,或者说,他至死都宁可不给医院和他人增加太多无意义的麻烦。正因此我认为,杨振宁先生之死,亦然充满智慧,或许他确实已然认为,他能活到103岁,就很知足了;也即杨老,决非“好死不如赖活”者。按照老子《道德经》全息逻辑的一、二、三,一是必要性的永恒,三是充要性的终极,二则是需要性的相对。杨振宁先生之死,一和三确实都已经非常圆满,而至于二,就让它自然而然相对性地“归零”吧。在这个意义上,杨振宁先生,一生都是一个充满了巨大智慧的非常了不起的人物;而这一点,确实是值得所有的人们认真地学习。

关于杨振宁先生与李政道先生,至死都任其成为“陌路”的问题,确实是令人感到非常遗憾,严格地讲,这本应该是属于很不“智慧”的事情了,然而这种很不“智慧”的问题竟是如何发生的呢?我认为,以其去批评两位先生的为人,莫如更多地应该去批判中国儒家传统对于中国人人性的扭曲;孔儒的中国传统,即是一个严重匮乏“智慧”的传统。自古以来,中国文人相轻、相害、相杀故事的发生数不胜数:曹操杀杨修、庞涓杀孙膑、李斯杀韩非,这样的历史案例实在是多得没法去数,仅仅为了一个“名”,何止是成为“陌路”,杀人,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。关于这种事情,我不想太多去谈论杨、李,他们本人当时是怎么想的,更不愿用自己情绪性的想象去多加摹拟,因为对于他们两位,我同都给以尊重。但我却不妨可以用奥本海默,当时对杨、李的批评来给出某种表述,仅供大家参考。

据说,奥本海默当时对李、杨交恶之事的发生非常生气,他既批评了李政道,也同时批评了杨振宁,他对李政道说,“你不必再去研究高能物理了”;他对杨振宁说,“你应该进精神病院了”。不知道大家是否看懂,奥本海默对李、杨的批评,为什么会有如此完全不同的提法?我认为我看懂了,而且我还非常认同奥本海默,我更认为,奥本海默先生真不愧是一位真正的智者。很显然,奥本海默是在认为,李政道之错,是在于心态过于保守,墨守成规;而杨振宁之错,则是在于心态过于放任,甚至都快成为精神病了。

关于上面的说法,我还有一个更深刻的例子可以用来进行旁证。我们从网上可以看到,曾有人专门从对于《周易》的认识态度,来举例说明杨振宁先生与李政道先生之间的不同。众所周知,杨振宁先生曾多次谈到,他认为《周易》或《易经》对于中国人的思维具有非常有害的影响,即只有归纳,而没有演绎,这种有害的影响导致中国人丧失了形成自己认识论逻辑的可能;而实际上,我必须更进行补充,即使就“归纳”而言,也是严重匮乏“抽象”的意义,而惟一只有经验“现象”的意义,从而根本就匮乏先验、抽象意义上的归纳,而恰恰先验、抽象意义上的归纳,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归纳。至于“演绎”,说白了,即是连续的“推理”,《周易》、《易经》便更是不可能具有,因为它们连最起码的逻辑都没有,何来推理?然而,李政道先生,似乎对于《周易》、《易经》并不曾提出批评,而是甚至相反,仍然抱着极为尊重的态度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可以补充奥本海默先生对李、杨两位的批评,为什么会具有上面所述完全不同批评的态度。或许,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能够看到,为什么杨振宁先生终其在物理学界的影响,会比李政道先生更显得宏大、深远。

但必须强调,我对于李、杨两位先生在人品意义上的尊重,绝对是同等的,他们热爱祖国,为中国科学事业所作出巨大贡献的努力,均应给予最高度的敬仰。(2025,11,4.)

顺告网友,最近整理出来少量旧作如下:

《问人性》(上下两卷,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,总共68元);

《问天命》(三卷:第一卷《命运的诅咒》、第二卷《道德的沦陷》、第三卷《悲剧的源流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,总共75元);

《问历史》(三卷:第一卷《发现中国历史》、第二卷《发明中国历史》、第三卷《创造中国历史》,未出版,约150万言,由笔者自己印制,成本费200元);

《西方哲学死了》(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,25元);

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》(华龄出版社出版,25.8元);

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》(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,38元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《学会真思维》(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,26元);

《恢复哲学的尊严》(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,18元)

《人性与命运》(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,39.8元)

《孔儒的终结——告别‘丧家犬’》(新加坡全球华人出版社出版,80元)

《中国的危机——世纪之交:改革、思考、建言》(上下两卷,改革出版社出版,共39.8元);

《东方的荒漠甘泉——黎鸣解老、观天下》(三卷,三百万言,由笔者自印,成本费400元)。

《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——黎鸣绘画作品集》(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,28元)

《喜迎二十大中国功勋艺术家——黎鸣/范迪安》(中国艺术文献出版社出版,30元)

《黎鸣人体素描集》(笔者自己印制,成本价100元)

《黎鸣书法集》(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,288元)

《黎鸣博文题名书法集》(笔者自己印制,成本价300元)

上述著作,有需要者,可以微信转账分别进行购售,并请同时告知姓名、地址、手机号,将可由顺丰快递立即送达。谢谢网友们的支持,谢谢。(2025,3,3.)

 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