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AI在人文领域的重大软肋必须警惕
2025-10-27 09:44:36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中国Al在人文领域的重大软肋必须警惕    黎 鸣

经过了多次与Deepseek的对话之后,我发现,在回答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时,DS的回答还是相当不错的,但在回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问题时,却已经具有了维护中国意识形态传统的明确倾向。最明显的即出现在回答关于世界上最伟大的前20名思想家、哲学家是谁的问题上。DS的回答居然是:1,孔子;2,柏拉图;3,老子;4,亚里斯多德;5释迦牟尼;6,康德;7,庄子;8,黑格尔;9,王阳明;10,尼采;11,朱熹;12,笛卡尔;13,墨子;14,海德格尔;15,荀子;16,维特根斯坦;17,董仲舒;18,卢梭;19,慧能;20,萨特。如此的答案,确实令人感到荒唐。

很显然,DS的人文思维已经被中国近代新儒家的意识形态所左右。大家可以看到,中国历史上所有重要的儒家文人,均毫无例外地成了古代中国重要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。这实际上是冯友兰《中国哲学史》的答案,正是冯友兰先生在其《中国哲学史》中,把中国历代重要的儒家文人,全都称为了中国重要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。这令我感到悲哀,孔子、荀子、董仲舒、朱熹、王阳明等,他们能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,尤其哲学家么?DS,作为今天中国“百科全书”式的大语言模型,应该还不只是“百科全书”式,而应该是《百科全言、全行、全思》式,DS竟然完全接受了儒家文人们的观点,更甚至把孔子等儒家文人列为了全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。我认为,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至少应首先回答:究竟什么是思想家和哲学家?关于这些概念,不应有任何“文化中心论”的偏向固然不错,但最重要的还应该是,这些概念必须遵循全人类最共同追求真、善、美“爱智慧”的自然价值和意义,也即必须遵循老子“道法自然”的“玄同”(“同一”)律。如果到了21世纪的今天,各民族国家,依旧关起门来自己各说各话,人类将怎么可能产生具有最共同文明精神的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?没有共同的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心理科学,尤其后二者共称的“人文科学”,能会有今后全人类人工智能的新世纪么?

我在我的著作和文章中早就已多次谈到,从孔子以来的所有中国的儒家文人,均不可能被称为思想家,更不可能称其为哲学家。原因很简单,作为思想家,最起码必须有追求“真、善、美”的基本倾向,然后才可能会有追求真理、善律、美逻辑的可能;而中国的儒家文人,均只有“亲、尊、长”的倾向,所以他们实际上根本都不会有追求真理、善律、美逻辑的任何可能,如此一来,他们能被称为思想家吗?自然,更不可能称其为哲学家。哲学家最通俗的定义是“爱智慧”,儒家文人们“爱”了什么“智慧”呢?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”的“亲、尊、长”,能够是中国人的“智慧”吗?我之所以反对冯友兰先生的《中国哲学史》,是因为他几乎把中国历代所有重要的儒家人物,全都毫无例外地均列为了中国的思想家、哲学家,并更把他们的所思所想,全连贯起来,统而称之为《中国哲学史》。如此所为的《中国哲学史》,不仅抬高不了孔丘儒家文人的真实地位,更使之成为了全人类思想史、哲学史中巨大的笑柄。如此一群连最起码语言学、逻辑学中的定义、判断、推理,概念、范畴、逻辑等等最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的中国儒家文人,他们能够被称为是中国的思想家、哲学家?世界上有这样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吗?他们能有什么思想?能有什么哲学?

在中国历史中,真正有资格被称为思想家、哲学家的人物,我可以认为,几乎就只有老子一人,或至多再加上墨子,但墨子仍然缺乏关于自然观念的最广阔的视野。老子不然,即便放到西方思想史、哲学史中,老子也仍将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人物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老子创造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三元论的全息逻辑(定义、判断、推理)的认识论理论。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,也仍然是如此。或说得更明白一点,老子所创造的三元论全息逻辑的《人学》,在进入人类21世纪之际,将从此必然全面、彻底、深刻地取代西方人基督教的《神学》,取代全部的《西方哲学》。也正是因此,我今天的文章应提醒中国Al领域的研究者们,在“人文领域”,务必警惕上面所述的错误倾向。(2025,3,3.)

顺告网友:

最近整理出来少量成套旧作如下:

《问人性》(上下两卷,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,总共68元);

《问天命》(三卷:第一卷《命运的诅咒》、第二卷《道德的沦陷》、第三卷《悲剧的源流》,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,总共75元);

《问历史》(三卷:第一卷《发现中国历史》、第二卷《发明中国历史》、第三卷《创造中国历史》,未出版,约150万言,由笔者自己印制,成本费200元);

《西方哲学死了》(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,25元);

《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愚蠢》(华龄出版社出版,25.8元);

《学会真思维》(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,26元);

《中国的危机——世纪之交:改革、思考、建言》(上下两卷,改革出版社出版,共39.8元);

《东方的荒漠甘泉——黎鸣解老、观天下》(三卷,约300万言,由笔者自己印制,成本费400元)。

上述著作,有需要者,可以微信转账分别进行购售,并请同时告知姓名、地址、手机号,将可由顺丰快递立即送达。谢谢网友们的支持,谢谢。(2025,3,3.)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